重慶茶業“長城”是怎樣筑成的?看茶人唐德平的“誠”與“成”
朂近兩年,唐德平的日常并不輕松。
作為重慶長城茶業公司的董事長,他在打理公司基本事務之余,一得空就往三百公里外的萬州跑。
他放不下的,是萬州高梁鎮的500畝茉莉花。這里不僅是重慶******茉莉花基地,更是“長城”事業新的里程碑。
唐德平
事實上,在“長城”的產品版圖上,花茶一直都占據重要位置。
此番萬州茉莉花基地的建設,更是填補了重慶本土自產茉莉花茶的空白。
前不久,首批來自萬州的茉莉花茶正式投放市場,唐德平為自己產品取了韻味十足的名字:紅巖香雪·重慶歲月。
當然,這并不是長城茶業的全部。
在眾多渝茶企業中,不管是公司規模、市場渠道,還是產業鏈布局,長城茶業都是公認的行業“******”。
躋身中國茶業百強、產品年銷售額突破8000萬元……這背后,是唐德平30年的心血付出和“長城人”的共同努力!
“長城”筑成非一日之功。
深入了解長城茶業,你會發現,“長城”之所以能“成”,答案盡在唐德平的一個“誠”字里。
這是一種對茶的“誠”、對人的“誠”、對事業的“誠”!或許,這也是所有“長城人”始終在遵循的“長城精神”。
01
唐德平家鄉,四川大竹縣,當地所產云霧茶遠近聞名。
生于斯長于斯,唐德平從小對茶就有感情。
記憶里,他自6歲懂事起,就跟隨父母上山采茶、喝茶,而后跟著父親學習制茶。
1980年,唐德平參加工作。下鄉調研中,他發現,當地桂花村和中華村海拔900多米的高山上種有連片的茶樹。
仔細一看,這里家家戶戶都種茶,再一問,沒有銷售渠道,茶賣不出去,個個心里愁得很。
看著辛苦勞作的鄉親們,唐德平的心,疼了!
彼時,改革開放的大潮風起云涌,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,各地茶葉市場如雨后春筍般地發展起來。
唐德平坐不住了。
他準備到商海的大潮中搏一搏,為鄉親們謀取美好的未來。
1988年,他揣上僅有的2萬元錢,挑上茶葉,走出大山,只身來到了重慶。
初到重慶,唐德平躊躇滿志。他在觀音橋郵局旁的繁華地段開了一家云霧茶莊,專賣家鄉茶葉。
市場看著熱鬧,卻也殘酷。云霧茶莊的茶是好茶,但沒包裝、沒品牌,幾個月下來,生意冷清得門可羅雀。
頭幾年,為了把茶賣出去,唐德平找遍了關系,說盡了好話,嘗盡了苦頭,但收效甚微。
眼看帶出門的2萬塊錢就要花完,到底是繼續,還是放棄?
無力感籠罩了唐德平很長時間。多少個夜晚,他獨自一人,在嘉陵江邊來回徘徊。
其實他可以不用這么堅持的,但他做不到置身事外。
看著身邊奔流不息的江水,想起鄉親們期盼的眼神,唐德平的內心幾度澎湃。
02
嘗盡散茶難賣的苦頭,唐德平決定改變策略。
1994年,他創辦重慶長城茶葉貿易有限公司,一邊引進下關沱茶、山城花茶等品牌產品,進行集中貿易;
另一邊,把家鄉的茶葉包裝成品牌商品出售,帶動大竹茶葉發展。
茶葉貿易這條路并不好走。
“作揖買來磕頭賣”,唐德平如此形容創業之初的艱辛。
那個年代,沱茶是重慶人的更愛。重慶市場上的下關沱茶,一年銷售量以百噸計。
要知道,當年為了能拿到云南下關茶廠的重慶代理權,唐德平可沒少吃“閉門羹”。
就說進貨。一次不行,去兩次,兩次不行,去三次……在唐德平多次登門拜訪后,下關茶廠終于同意先發6噸茶葉讓他試銷。
緊接著,他扛著面值10元一張的10萬元現金,坐著火車從重慶趕往云南,一路上小心翼翼,眼睛都不敢眨一下。
好不容易把茶葉求來了,唐德平背著茶葉,靠著“兩條腿和一張嘴”,開始推銷茶葉。
重慶的夏天,陽光炙烤大地,唐德平有時一天都吃不上一頓飯,整個人仿佛脫了一層皮,但依然堅持在路上。
功夫不負有心人。1995年,唐德平成功將茶葉帶進了觀音橋農貿市場,成為重慶茶葉專業門市批發“******個吃螃蟹的人”。
此后,長城茶葉公司代理的下關沱茶、重慶沱茶、山城花茶等品牌茶葉的市場占有率開始迅速提高。
唐德平并不滿足于做純粹的代理商,這不是他的理想狀態。
他想擁有屬于自己的茶葉品牌。
1996年,唐德平一年的茶葉銷售額已超100萬元。也就在這一年,長城茶葉公司推出了******個自主茶葉品牌——“渝云”。
緊隨其后的是,“渝云”牌茉莉毫尖(花茶)在中國國際茶文化博覽會中被評為國際金獎,當場以8000元一斤的價格成功拍賣。
此后連續幾年,“渝云”牌花茶暢銷海內外。
2003年,長城貿易公司被評為中國茶葉行業百強企業。
2005年,全國茶葉檢測委員會公布了從11個省市隨機抽查的74家大型茶葉公司的檢測結果,長城公司的茉莉花茶位列全國第五。
2008年,長城貿易公司成功與“頤園春西湖龍井”“安溪八馬鐵觀音”等全國八大品牌茶葉企業牽手,讓這些來自原產地的名茶在重慶通過長城公司旗下的銷售平臺實現******銷售。
03
唐德平是有大格局的人。
盡管他十分享受品牌發展帶來的成就感,但也深知,擁有******的茶葉原料基地是品牌長足發展的有力保障。
萬州孫家鎮茶園
2009年,唐德平來到萬州孫家鎮。
他欣喜地發現,海拔1000米的佛印山上,土壤富硒,云霧繚繞。
這是個種茶的好地方!唐德平當場決定,在萬州孫家鎮蘭草村和天寶村建設長城茶葉公司的原料基地。
流轉土地、改造老茶園、建設基礎設施……短短幾年時間,蘭草村舊貌換新顏,如今的佛印山上,層層梯田,綠樹成蔭,美不勝收。
做茶就是做良心。在萬州,唐德平打造的是一個*********的標準化茶園,他拒絕除草劑、施農家肥、采用物理防蟲,目的只有一個:讓消費者喝上健康好茶!
2014年,長城茶業推出自己的綠茶品牌——“三峽佛印”。這款產品以明前獨芽、一芽一葉初展為原料,以先進工藝集合制茶大師手工精制而成,一入市場便受到諸多好評。
這幾年,“三峽佛印”先后獲得了“中綠杯”中國名優綠茶金獎、“三峽杯”名優茶金獎、“國飲杯”名茶評比一等獎、國際名茶金獎等榮譽。
名優綠茶“三峽佛印”
04
審時度勢,順勢而為是每個企業家在把握企業發展大方向時都要深度思考的。
朂近兩年,重慶吹響渝茶振興號角,茶產業被列為百億級產業鏈進行規劃打造。
唐德平說,振興渝茶,“長城”責無旁貸。
伴隨渝茶振興號角,長城茶業早已行動起來:
在南川大觀鎮,長城茶業投資建設了現代化緊壓茶制作車間,正在著手打造一款“大觀”牌重慶沱茶,并將在大觀建立辦公中心和茶藝體驗館。
在萬州高梁鎮,長城茶業的茶用茉莉花基地將擴大到3000畝,為整個重慶茶葉市場增加有效的原料供給。
“一花一綠一沱”,這是唐德平茶業邏輯里的三大關鍵詞。
他不僅要做強綠茶、重振沱茶、發展茉莉花茶,更要把長城茶業打造成集種植、生產、加工、銷售、科研、茶文化傳播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公司。
明年,就是唐德平進入茶葉行業第30個年頭。
30年,一切都變了。
不變的是,唐德平依然帶領著長城茶業保持著奔跑的狀態。
對唐德平和長城茶業來說,現在迎來了新的機遇,同時也是新的挑戰。
練好“內功”,筑造渝茶新“長城”。
眼下,唐德平正帶領著長城茶業全面推進茶葉基地生態化、茶葉加工標準化、茶葉經營品牌化。
目標很明確,就是把“一花一綠一沱”打造成重慶的“名片”產品。
“長城”未來,我們拭目以待!